原标题:3市抱团 迎战青衣江主汛期
青衣江,发源于巴朗山与夹金山之间的蜀西营,途经眉山、雅安、乐山,最终汇入大渡河。
青衣江流域,基本处于邛崃山脉西侧,属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东南暖湿气流遇到山地阻挡后,很容易在这里形成与山脉平行的降雨区。因而,青衣江的年径流量位居全省主要江河前列。
青衣江防汛,既难在动辄席卷全流域的高位洪水,更难在流域内涉及3座城市工程的统筹调度。
6月23日至24日,眉山、雅安等地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青衣江流域立即进入临战状态。
大雨中,往来于流域各县市区防指、各水库电站的电话、电报,用一道道指令悄然完成工程联合调度。紧张有序的应对后,江水开始逐渐回落。6月25日清晨,青衣江重归平静。
这场默契十足的“保卫战”是如何打赢的?不同领域、区域“友邻部队”间为何如此信任?6月24日一大早,记者从青衣江源头出发,一路边走边看边问。
如何抱团?提前1小时通知
“需不需要泄洪?如果要,提前一小时通知上下游市县和工程管理单位?!?4日天刚亮,用力甩掉伞上的雨水,眉山市洪雅县防指办公室主任杨军急忙钻进值班室,抄起电话,挨个核查洪雅境内4座水电站的运转情况。这4座水电站,全部位于青衣江的干流或重要支流上。
泄洪提前一个小时通知上下游——这是青衣江流域各级防指、水电站等负责人心头的铁律。背后,是横跨整个流域各级防指、气象、水文、水库水电站的联动。
洪雅县止戈镇百花滩水电站,因距离县城最近,且横跨青衣江干流,是洪雅乃至青衣江流域不折不扣的防洪重点部位。随着大雨持续降落,泄洪似乎成了必须。
24日上午,电站调度室内,一场紧张的会商研判正在进行。百花滩电厂厂长姜健一 一核对数据——大屏幕上,整个流域水利工程来水泄流及库容、沿途各区域实时降雨和近期天气预报等情况随时更新。通过调度系统,流域各市县防指负责人相互通报最新应对。
“还没到汛限水位(水利工程汛期限制运行水位),上游来水势头开始减弱?!?4日12时,核对完数据后,姜健给出结论。同样紧盯大屏幕的杨军随即下达指令:“县内电站都等等,不着急泄洪,把指令报送给兄弟县市?!?/p>
“军令”背后有原因:下游水电站反馈目前过水压力大;上游电站和水文站却发现,来水并未明显增加,且暂时不会腾库下泄;百花滩水电站水位本身还处于汛限水位482.5米以下。
24日14时,大雨渐停,百花滩水电站上游来水逐渐减弱,本轮强降雨应对宣告结束。
为何抱团?小汛曾经酿大灾
杨军和姜健能及时准确决策,离不开上下游配合。这源于已建立10年的青衣江流域防洪协调管理机制。
2009年7月31日,省防指决定:整合青衣江流域3个市的防汛工程和力量,以流域梯级水库水电站防洪调度为核心,统筹流域防汛工作。
这也是我省继琼江之后建立的第2个跨区域流域性防汛协调指挥机制。由此,青衣江流域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20多座水库水电站(合计7亿多立方米库容),被整合成一条捆住青衣江洪魔的“铁索”。
“这也是形势倒逼?!笔》乐赶喙馗涸鹑嘶匾?,2007年7月,青衣江流域出现新世纪以来最强洪峰——最大流量9000立方米/秒。这波远低于百年一遇的洪峰,却造成全流域警报声四起,转移受灾群众数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2亿元。
事后调查表明,当时青衣江流域内各水库、水电站既有防洪库容,本不该引发这样的警讯和损失。
小汛酿成大灾,流域内3个市“各扫门前雪”是主因?!叭狈τ行Ч低ê突バ?,没有统一思路。”该负责人还记得,当时上游洪峰已逼近下游,而下游水电站、防指却所知不多,“只晓得上游下雨了,下好大、有什么影响,不清楚。洪峰有多大,也只知大概?!?/p>
痛定思痛。青衣江流域性水库、水电站联合调度,气象与水文信息共享,定期会商等机制陆续建立。在此基础上,防洪调度预案等以前一地“做不了”的事成为现实。
“比如,所有的泄洪、拦蓄指令都报送上下游地区等,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毖虐彩蟹乐赶喙馗涸鹑怂?,如今,青衣江流域各水库、水电站在汛期相互“补位”(依次错峰调洪)已成常态。过去10年,青衣江再也没有发生流域性洪水。
备汛故事
临时水文站上的无名“侦察兵”
“流速增加15%,流量增加8%,水位暂时平稳……汇报完毕……我将在水位上涨至482.4米时撤离……”6月24日13时,通过远程连线,止戈镇外,一位观测员捏着一张报表,面对调度视频,“吼”报最新数据。他的脚下,就是滔滔江水。
面对记者采访,他却不断要求不要报道他的事,甚至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我只是在干分内工作?!?/p>
眉山水文局副局长杜坤杰说,这位冒险工作的观测员所在位置是一座临时水文站——主汛期才会临时启用的观测点,只有临江设置的一个瞭望台和一间搭建在河滩上的铁皮屋。
但那里是青衣江和几条山洪沟交汇处,位置非常重要——汛期,与江河距离最近的水文观测员,往往是最先发现洪水的“侦察兵”。
“最新数据半小时后更新?;惚ㄍ瓯?!”谢绝采访后,这位青衣江“侦察兵”整了整雨衣,蹲在测量仪后,开始了新一轮任务。
记者手记
拧成一股绳才能下活“一盘棋”
川内已故著名水利专家陈渭忠曾说过:跨区域的河流防汛难,难在人心。因为,没人愿意“抬轿子”,结果就没有轿子可坐。相反,更多的人却愿意“以邻为壑”,最终却殃及池鱼。
无独有偶。在汛前大半个月的沱江、涪江、渠江和青衣江行走途中,记者接触到的每一位身处防汛一线的人都在说:迎战主汛期,吃苦倒没啥,就怕“各吹各的调,各喊各的号”。
“大自然面前,单打独斗从来不是最好的选择。”临别之际,杨军提出一个小小请求——“不要突出我们”。
在他看来,能成功应对本轮强降雨,靠的是上下游、各部门携手。唯有抱团协作,青衣江流域防汛这盘“棋”才能下活。(王若晔 记者王成栋)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