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情梅里斯:达斡尔族的“冰火交融”
新华社哈尔滨2月13日电(记者张玥)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正在哈尔滨市举行。冰球,因其风驰电掣的速度、变化莫测的配合、激烈碰撞时的冰花四溅使其拥有独特魅力。亚冬会赛场之外,一场与现代冰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达斡尔族火球比赛,在300多公里外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激情上演。
梅里斯,达斡尔语意为“有冰的地方”,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右岸,是全国5个城市民族区之一。生活在这里的达斡尔族人,从狩猎时代便有了火球这项运动,最初是猎人们在冬季围猎时用来驱赶野兽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达斡尔族火球这项实用技能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体育运动,成为达斡尔族冬季最重要的娱乐活动。
在达斡尔人的传统中,火球也象征着新一年的吉祥、红火、幸福和安康。每逢春节,生活在梅里斯的达斡尔族人就会在白雪覆盖的梅里斯湖上清出一块长方形的冰场,点燃火球,来一场酣畅淋漓“冰火交融”的比赛。
随着参与者将火球点燃,挥杆将火球挑起、抛掷,炽热的火球在冰面上飞驰,在空中起舞,划出一道道火光,宛如一条火龙奔腾穿梭。一场充满力量与激情的达斡尔族火球赛精彩上演。
“在‘有冰的地方’打火球,也算得上是‘冰球’了!”北京游客徐佳妮风趣地说。
“达斡尔族火球是曲棍球运动的一种玩法,通常使用麻绳、铁丝等,将线麻或棉花捆扎成球,然后浸入煤油等燃料中,点燃后便成为比赛用的火球。”梅里斯达斡尔族学会会长吴松江告诉记者,这种制作方法既简单又实用,使得火球能够在夜晚发出明亮的光芒,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燃烧的火球在夜间东击西打、传来传去有如游龙戏珠,场面更加别致。”吴松江说。在北方极寒之地,火意味着温暖、光明与生命,火球运动承载着达斡尔族对火的崇拜。
2016年,达斡尔族火球被列入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达斡尔族对火的敬畏与热爱,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基因之中,也渗透在达斡尔族的生活方式里。
将新鲜的大片牛肉用两根竹签固定串起,在烤炉上不时翻动,根据火候适时撒上秘制调料,烤好后,用剪子将其剪成两份再食用。肥肉的油腻被火烤得香酥,瘦肉筋道弹牙,肥瘦相宜,肉嫩汁多,这便是香飘天下的“梅里斯大片肉”。
“齐齐哈尔烤肉甲天下,梅里斯大片肉第一香。”游客们赞不绝口。
如今,来到梅里斯,除了能体验地道的达斡尔族风情,烤肉也成为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柳蒿芽、手把羊肉、稷子米饭、血豆腐、牛奶面片等正宗的达斡尔族特色美食,也让食客流连忘返。
冰天雪地里,达斡尔族人对抗自然、创造欢乐的智慧,让这些古老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