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9月28日电 题:合体了,龙门石窟流散佛首首次实现“数字复位”
新华社记者桂娟、史林静
在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北壁,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安放3D打印的佛首(9月23日摄)。 新华社发(张斌 摄)
当3D打印技术遇到千年石窟,会擦碰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在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北壁,一件一比一3D打印复制的佛首造像顺利安放在一尊等身立佛的残像上,佛首和残像的断面完全吻合,实现了造像的准确复位。
此次合体的奉先寺等身立佛像是唐朝开元年间高力士等内侍宦官为唐玄宗祝寿所造。据龙门石窟研究院原所长温玉成推断,佛像原佛首应在1923年后遭盗凿,因为在一个日本摄影师1923年拍摄的奉先寺北壁图片中,这尊立佛造像头部尚存。
据了解,这件3D打印的唐代佛首造像原件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1957年,上海博物馆在北京购得这尊佛首,收藏于馆内?!绷攀哐芯吭貉芯吭毖畛芩?,“佛首面庞浑圆,眼部微鼓,具有典型的盛唐佛造像特征。”
在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北壁,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安放3D打印的佛首(9月23日摄)。 新华社发(刘嘉仪 摄)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世纪初,洛阳龙门石窟被大规模破坏、盗凿,大批石窟造像流散在外。
“数字化技术可以为文物修复、重建或鉴别来源提供更为精准、更为直接的参考依据?!绷攀哐芯吭涸撼な芳艺渌?,比如上海博物馆有5件馆藏文物来自龙门石窟,但具体属于什么位置并不清楚。
去年5月,龙门石窟研究院联合上海博物馆研究员李伯华,开始对这5件文物造像进行复位研究。其中一件高40厘米、宽30厘米的佛首,是第一个找到出处的文物。
这是在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北壁遭盗凿的等身立佛的残像(9月23日摄)。 新华社发(刘嘉仪 摄)
“奉先寺头部缺损的等身立佛数量达到40余座,具体位置很难辨认?!毖畛芩怠>邢腹鄄?,研究人员发现佛首后部断茬的横切面近“V形”,根据这个特征,他们查看了奉先寺所有的等身立佛,发现北壁一个拱形大龛的三尊立佛居中者,能与之对应。随后,研究人员又依据三维数据,进行虚拟拼接后,确定佛首出自中间的立佛。
“通过高精度3D扫描和打印后,我们又对打印出的佛首表面肌理进行处理,根据文物本体色彩进行细致复原,安放后,佛首和残像的两个断面完全吻合。”杨超杰说。
在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北壁,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安放3D打印的佛首(9月23日摄)。 新华社发(张斌 摄)
除该佛首外,另外4件佛造像的位置也已基本确认?!罢獯魏献餮芯?,主要是想借助数字技术找到上海博物馆藏品在龙门石窟的准确位置,实现‘数字回归’,进一步充实龙门石窟资料的完整性?!毖畛芩怠?/p>
“此次奉先寺佛首的‘数字复位’,为其他流失流散文物‘回家’提供新的可能?!笔芳艺渌担壳八且押凸谕舛嗨笱?、博物馆建立合作,为更多龙门石窟流失流散文物寻找新的回家之路,实现“身首合一、复位归壁”。
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准备安放3D打印的佛首(9月23日摄)。 新华社发(张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