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港:百年并不孤独

2025-02-18 16:51:20 来源: 《环球》杂志

 

1月5日,在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故居附,行人经过街头的马尔克斯画像

文/《环球》杂志记者 周盛平(发自波哥大)

编辑/刘娟娟

  2月5日,中国和哥伦比亚建交45周年的前夕,两国再续友谊、合作的佳话:中国最大的海洋运输公司中远海运集团开通了上海港经秘鲁钱凯港到哥伦比亚布埃纳文图拉港的新航线。

  临太平洋的布埃纳文图拉港是哥伦比亚最大海港,也是中哥贸易最主要的海上通道。然而,100多年前,布埃纳文图拉港还不存在,哥伦比亚最大的海港是大西洋上的哥伦比亚港。

  哥伦比亚水资源非常丰富,它是南美洲唯一一个同时面向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家,拥有将近3000公里长的海岸线和70多个海岛。哥伦比亚国旗由黄、蓝、红三种颜色组成,其中,蓝色象征着水。

  这个水,就哥伦比亚的地理位置而言,东西两面是指两大洋,北部则是大西洋的属海加勒比海。《环球》杂志记者近期走访了哥伦比亚位于加勒比海岸上的几个港口,其中巴兰基亚港、卡塔赫纳港等港口货运繁忙,充满生机;但已经不再担负航运功能的哥伦比亚港,给记者的印象却更深刻,因为它与中国人密切相关,也与文学名著《百年孤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华人从这里上岸

  哥伦比亚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1888年12月开始动工修建,历时5年,于1893年完工。它的码头长达近4000英尺(1英尺约合0.3米),是当时世界上第二长的码头。该港也是当时全球第三大深水港。

  建成后的四五十年里,它一直是哥伦比亚最重要的海港,也是哥海外贸易的中心。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口从这里上岸,踏上哥伦比亚的土地。

  中国人最早登陆哥伦比亚的地方也是这里。史书记载,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就有商船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通航。但大量中国人来到拉丁美洲,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19世纪中叶,巴拿马修筑铁路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不少中国人被招募。当时,美国、墨西哥、巴拿马都严重歧视华人劳工,不少受到虐待的华人被迫南下,前往哥伦比亚另谋发展。他们漂洋过海后的落脚地就是哥伦比亚港,然后定居在临近港口并有铁路联通的巴兰基亚。

  再后来,一些华人前往卡塔赫纳、麦德林、卡利、波哥大等地开枝散叶。据有关资料,目前哥伦比亚全国生活着约3万华人。以卡塔赫纳为例,据当地华人岑超儏介绍,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长住的华人有约千人,大多数以经营餐馆为主业,开办了近百家中餐馆。

  这些华人没有忘记祖辈首先踏足的地方。2023年12月,哥伦比亚全国各地的华人代表齐聚巴兰基亚,隆重庆祝华人联谊组织——中华会馆成立100周年。

1月3日,在哥伦比亚大西洋省哥伦比亚港市,人们在栈桥上观看一座中国女子的雕像

  为了纪念中国人在此地登陆,当地政府改造港口码头的时候,还特意竖立了一座中国人雕像。这座穿着红色旗袍的中国女子雕像,打着油纸伞,站立在昔日繁忙的港口主干道上。

“橙色经济”让港口焕发新生

  1936年,巴兰基亚开始建设自己的海港码头,哥伦比亚港则迅速走向没落。1943年,在运行50年之后,哥伦比亚政府正式关闭了该港。由于缺乏保护,加上海水的长期冲蚀,哥伦比亚港长达1000多米的码头被逐渐分割成多个部分。2009年,最后200米长的码头也塌方了,码头被迫关闭。

  为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2012年,哥伦比亚港所在的大西洋省政府和哥伦比亚中央政府开始对码头进行翻新。2017年,哥国会通过了“橙色法律”,旨在鼓励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2018年8月,新总统伊万·杜克·马尔克斯上台,大力倡导“橙色经济”,加速了码头的重建进度。2021年,码头翻新工作全部完成。

  如今,哥伦比亚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休闲旅游的胜地,吸引了本地哥伦比亚港市、临近的巴兰基亚市和卡塔赫纳市的居民前来,此外还有不少外国人。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哥伦比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努力,让一度没落的哥伦比亚港重新焕发了生机。

走近马尔克斯

  阿拉卡塔卡在哥伦比亚港150多公里之外,之所以出名,主要因为它是文学巨匠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故乡。

  马尔克斯的传世名作《百年孤独》中,就有不少与海相关的内容。其中一个故事说的是,3000人被集体屠杀之后,尸体被火车拉着,扔进海里。这个魔幻故事中的火车和铁路其实并非完全出于想象。当时,哥伦比亚港建成之后,就修建了铁路与巴兰基亚相连。

  记者驱车赶到马尔克斯故居,发现了作家1岁时的照片。马尔克斯出生于1927年3月6日,有1岁照片存世,说明当时他的家乡并不闭塞。而照相技术,就是从哥伦比亚港——这个哥伦比亚当时与世界相连的大通道——传进来的。

  如今在哥伦比亚港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广场上,就有一座特别的雕像:一位摄影师扛着照相机,匆匆赶来,记录了这段历史。

  故居里展示了不少马尔克斯生前用过的物品。记者惊喜地发现,陈列的一个大盘子竟然是“丰收牌”——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盘子是从哪里来的?记者特意询问了故居的管理人员,他们也回答不上来。哥伦比亚港1893年投入使用,30多年后马尔克斯诞生,这个珍贵盘子很可能是港口贸易带来的。

  作家的写作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故事里诸多与港口、航运相关的细节,都暗示了作家与他所处时代的连接。

手机版